开年就打响的价格战,已经让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咖啡的价格低到了尘埃里。
疯狂内卷的咖啡价格,已经让一些中小品牌“不堪重负”,有的营业额下降超50%,不少独立店主已经开始另寻出路。
低至1元/杯的咖啡,对行业到底是福是祸?
价格战愈演愈烈,咖啡行业无一幸免
2023年春节刚过,各大现磨咖啡品牌就迫不及待打起了“价格战”。
咖啡,正在变成廉价商品,慰藉着打工者的心灵。
先是CoCo宣布,全国范围内的降价,现磨美式3.9元/杯,生椰拿铁8.9元/杯,单杯价格甚至低于蜜雪冰城旗下的咖啡子品牌“幸运咖”的5元/杯。
而在此之前,喜茶曾推出8元/杯的美式,奈雪的茶也在抖音上发起了“9.9元四选一”的咖啡团购。
很多势单力薄的小店主,也无奈地在外卖平台挂上了1.9元,甚至0.9元的美式,随波逐流的开展“自杀式”引流。
几块钱一杯的咖啡,是贵还是便宜?这要看你从什么角度理解。
如果和之前星巴克动不动十几块,甚至几十块一杯的咖啡相比,几块钱一杯当然是便宜太多了,但是问题在于:星巴克卖的真是咖啡么?显然不是!
其实你在星巴克哪怕什么都不点,静静坐上一天,也不会有人来赶你。
星巴克卖的根本不是咖啡,而是相互谈事情的环境和氛围!这一点,和KTV里一小瓶饮料几十元并没有什么区别。
所以说,对于真正只是想喝咖啡的人而言,完全没有必要去星巴克,为高昂的溢价买单。
但是问题来了,几块钱一杯咖啡,商家真的不会亏本么?
这种担心也许是多余的:据测算,一杯咖啡的成本大概在3-4元之间,5元的售价其实基本上没有利润可言,品牌之所以会这样定价,可以理解为是获客成本。
说白了,培养消费者喝咖啡的习惯,为建立自己的客户群做准备!
其实咖啡价格战,早已有先驱试过:诞生于2017年的瑞幸,曾凭借一己之力将咖啡的单价从30-40元/杯“卷”至20元以内。
当然后来的瑞幸,经历过奄奄一息,最终起死回生,重回今天的增长赛道,不能不说是个奇迹。
瑞幸没能赢到底的咖啡价格战,今天在无数咖啡品牌的前赴后继下,终于看到了曙光。
不管谁最后胜出,也不管厄尔尼诺如何影响咖啡价格,谁能让消费者喝上质优价廉的咖啡,我们就支持谁。
营业额直降50%,比水还便宜的咖啡,伤害了谁
价格战的杀伤力太大了,从大连锁到独立小店,都被逼到了一个“不降价没生意,降价没活路”的两难境地。
有独立小店店主表示:“影响真的很大,生意下降一半,好多顾客以前并不喝连锁咖啡的,现在都去尝试了,已经准备找新出路。
”
一些区域连锁品牌透露:营业额下降不止50%,但根本不敢打价格战,打不起。
更有知情人士透露,一些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品牌,营业额进入5月后“惨不忍睹”,月营收从几十万跌至几万,其中不乏知名大牌。
也有千店连锁品牌负责人表示,江苏浙江区域受到的影响最大。
他把这波价格战称为“不要命的疯狂”,最担心一地鸡毛后,会对整个连锁加盟行业造成打击。
几个月前,我们还在讨论“一杯咖啡到底该卖多少钱”,如今,大家苦思冥想的是“多少钱才能把咖啡卖出去?”
说到价格战,我想大家都不陌生。
作为消费者,我们都享受过品牌价格战带来的实惠,比如电商大战,打车补贴大战,共享单车大战。
作为从业者,则正在经历行业价格战带来的痛苦,利润大跌、用户流失。
价格战,为的是快速争夺市场,特别是对于咖啡这个存量有限的市场来说,价格比什么广告都管用,快、准、狠。
可是对于咖啡这样一个需要情调的品类来说,价格战也让其精神属性荡然无存,薅羊毛的顾客蜂拥而至,让真正的咖啡消费者体验变差。
而对于价格战旋涡中心的品牌来说,跌到成本线以下的咖啡产品,也容易蚕食加盟商利润,一旦加盟商无力陪跑,大规模关店倒闭,又可能给咖啡连锁行业带来危机。
面对避无可避的价格战,我们该怎么办?
做好“短期内客流量大幅下滑”的准备
做好短期内客流量大幅下滑的准备
这个准备包含了心理上和资金上的双重准备。
任何一个行业的价格战,都是短期行为,甚至有人预判,这波咖啡价格战已经接近尾声。
所以面对几个月内客流大幅下滑的压力,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,以及资金准备,不要自乱阵脚,等待市场淘汰一轮之后,在及时出击。
独立店不要拼价格,这条路已经堵死了
独立小店参与价格战,几乎是死路一条,这条路已经被“堵死了”。
大品牌的规模优势、供应链优势,让一杯咖啡即便卖9.9元,依然能保有一定的利润,这是小店无法企及的。
成都一个品牌主理人告诉我,“去年我们一家店一年打折出去的费用就有98万,周边除了Tims和瑞幸,大部分品牌不会比我们单量高,但结果是我们忙得要死,利润却少得可怜。
”
今年,这位主理人不慌了,不仅没有降价,而且把线上和线下的所有产品直接涨了1元,单量虽然跌了一半,但利润还可以维持。
“薅羊毛的顾客我们直接放弃,用更好的服务和体验,去维护那一小部分更在意品质,价格不敏感的顾客。
”
区域小连锁保存实力,减少废动作
比独立小店更难的,是一些刚刚进入规模发展期的区域小连锁。
资本收紧后,本来现金流就捉襟见肘,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伤筋动骨。
柠季创始合伙人汪洁曾经在采访中说:“新手在出乱拳,高手在发狠招,如果你夹在中间,当然很难受。
利润让新手各种低价弄没了,市场空间又被高手压得死死的。
”
这个时候,一动不如一静,保存实力养精蓄锐做好内功才是好选择。
尽量不要有太大动作,因为动作越大,越耗能,对资金储备、团队信心、创始人精力都会是一种无谓消耗。
保存实力,熬到价格战结束,熬到实力不强的对手消失,留在牌桌上才是最后的胜利。
大品牌,造血能力比规模更重要
今年是很多咖啡大品牌狂奔的一年,希望快速把门店开出来,规模做上去,以规模为杠杆,向下撬动消费者心智,向上撬动供应链资源。
但在目前的现状下,牺牲利润跑规模,一定要慎重。
今年投资整体收缩,愿意投三产、投消费的都更为谨慎,不敢轻易下注,融资将会前所未有地困难,任何烧钱式的扩张都很难长久。
对于千店量级的大品牌来说,一杯要有一杯的利润,本身的造血能力,可能会比规模更为重要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yepb.cn/news/news/20230515634029.html 免责声明:此条信息由编辑或作者发布在环保设备网站,内容中涉及的所有法律责任由此商家承担,请自行识别内容真实性!